文章轉自:計世傳媒
近年來,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新技術創新日益活躍,互聯網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作用逐步顯現。作為一家有20多年歷史、在NASDAQ上市、IDC行業的龍頭企業,世紀互聯為這些新技術提供了充足的載體。
?
近年來,大數據、云計算行業的蓬勃發展,對上游基礎設施領域的需求持續旺盛。據中國IDC圈的統計,2017年中國IDC市場總規模達到946.1億元,同比增長32.4%,預計2018年市場規模有望超過1200億元,市場將保持高景氣。
行業內也普遍認為,在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高增長領域的聯合驅動之下,IDC行業將會在可預見的未來迅猛發展。
?
盡管市場蛋糕十分誘人,但競爭也足夠激烈。當前,IDC面臨著兩大趨勢:一是行業增長越來越快,二是傳統IDC廠商轉型方向越來越清晰。中國的IDC行業正由資源型的主機托管業態,向服務型的云化業態轉型,不轉型的IDC企業終將被市場淘汰。
?
世紀互聯成立于1996年,1999年建成了國內第一家運營商級互聯網數據中心,2011年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是國內規模最大的第三方中立數據中心運營商之一。
?
2017年9月之前,世紀互聯主營業務大體分為兩部分:主機托管及相關服務、管理化網絡服務。由于寬帶接入市場和CDN?市場近年來競爭加劇,長期對世紀互聯的業績造成較大拖累。在經過一系列資本運作后,世紀互聯對寬帶接入業務和CDN?業務進行了剝離。在這之后,輕裝上陣的世紀互聯重新聚焦在IDC?業務上。
?
據中國IDC圈統計,2017年,世紀互聯在中國IDC市場份額已經達到11%,位列行業第3位。對于擁有20年數據中心服務經驗的世紀互聯來說,其手上正持有著兩柄利器——高能的數據中心和智能的運維平臺。
數據中心要高能
對于IDC廠商來說,如果是在幾年之前,數據中心的任務就是建成機柜,接入各大運營商的帶寬,然后為用戶提供托管空間和互聯網帶寬連接。但今時今日,數據中心不僅要借助網絡為客戶搭建更多連接,還要幫助客戶實現低延時、高可靠、大通道的數據交換連接,支持用戶在多個數據中心之間、上下游生態伙伴之間以及內部多個系統之間實現自由的大數據交換。
?
當云計算還未興起時,世紀互聯已經在做運營商中立的數據中心,中立可以說是世紀互聯從創立之初就形成的基因。到如今的云時代,企業在選擇云服務提供商時,并不會只選擇一家來提供服務,而是會越來越多地采用多云戰略,面對這樣的發展趨勢,世紀互聯發揮自身中立的基因優勢,幫助客戶與各個云做連接,讓機房節點變為云連接的重要架構。
?
Switch+高能數據中心就是以世紀互聯數據中心大底盤為基礎,整合全方位連接產品及云中立平臺的核心優勢,全面提升數據中心的服務能力,使客戶、上下游生態伙伴的數據以及云端數據隨意切換,在為客戶帶來數據指數級增長價值體驗的同時,機柜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
在實現云中立服務的方向上,世紀互聯Switch+高能數據中心融合了混合IT服務,通過幫助客戶完成公有云和私有云之間的連接、遷移,實現穩定、可靠、安全、綠色的數據中心基礎設施保障,完成數據中心服務能力的再升級。
?
在國內,世紀互聯已與阿里云、騰訊云、百度云、金山云、京東云、海航云等數十家廠商建立了戰略合作和連接。在國際上,2012年就與微軟簽署戰略合作,實現了Microsoft Azure、Office365在中國的落地,成功將基礎設施、運維、合規等優勢轉化為中立的云平臺模式。讓客戶在機房部署混合云時,可以高效且低成本地連接到各個云上。
?
不同于現階段新的市場參與者選擇在內蒙古、貴州、承德等偏遠地區布局機房的策略,世紀互聯在過去20年一直致力于在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重點布局,目前已經形成遍布全國各地的網絡節點。數據顯示,世紀互聯在全國30多個城市已經自建50多個數據中心,擁有超過29000臺機柜、1000G以上的端口容量、服務近5000家客戶。按照世紀互聯的說法,就是已經形成了一個龐大、全連接的數據中心“大底盤”。
?
毋庸置疑,世紀互聯Switch+高能數據中心在“戰略創新引領與重科技技術創新引領”雙引領的戰略指導下,將為更多的客戶實現數據直連、打通數據中心與云的聯接、提供基于云中立的混合IT服務以及打通云連接,推動互聯網基礎及架構的創新,也為中國數據中心的優質客戶企業提供持續不斷的動力源。
?
運維方式要智能
數據中心作為企業信息化的心臟,良好的運維是企業IT正常運作的基礎。人工智能技術在數據中心的應用必將極大優化基礎設施管理和運維服務。企業在業務發展到一定規模后,隨著云服務器數量的增長,公有云分攤成本、運維人員成本、網絡設備成本將大幅增加,公有云與IDC成本拐點將會出現。
?
根據世紀互聯對大量客戶數據的積累和分析,企業在公有云上云服務器達到六七百臺后,選擇自己購買服務器托管在數據中心,成本及運營效率上會更具優勢。大部分企業會將部分應用尤其是數據密集型應用從公有云遷移到數據中心,實現混合組網。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混合云IT架構將是企業的主流IT架構模式。數據安全性、基礎設施的性能、成本費用、基礎設施的運維服務支持效率是企業在下云過程中考慮的重點。
?
世紀互聯集團副總裁、世紀互聯企業云解決方案中心總經理申成鋼指出,從IT運維發展的趨勢看,現階段運維服務已經從單純的IT運維管理逐步過渡到了智能運維的階段。傳統運維方式已無法適應“管理主機數快速增加,IT架構日趨復雜,運維專家匱乏”等目前的IT現狀,這種現狀使得運維方式由傳統趨向智能化的轉變刻不容緩。隨著大數據和AI技術在各個應用領域的落地及實踐,IT運維也將迎來一個智能化運維的新時代。算法的效率提升了AIOps的實現的可能,通過持續學習,智能運維將把運維人員從紛繁復雜的事件和變更管理中解放出來。
?
世紀互聯智能運維AIOps平臺正致力于成為推動運維智能化的創新引擎。AIOps平臺是一套軟件系統,整合了大數據和AI人工智能或機器學習功能,用于增強和部分替代大范圍的IT運維流程和任務,包括可用性、性能監控、事件關聯和分析,IT服務管理和自動化。通過高效數據采集手段,實現對現有IT環境的快速數據采集和分析;實時報表、實時儀表盤,支持查詢結果所見即所得。客戶可以根據不同IT業務的運維管理,形成企業的IT運維大數據分析場景,自定義解析規則進行數據處理,使客戶能夠結合自身業務特點實現運維智能化。對海量的歷史運維數據進行機器學習和建模,通過智能算法,快速定位事故根源,縮短恢復時間。
?
此外,AIOps平臺還提供符合業界標準的集成接口,方便用戶擴展第三方集成。使運維管理視角由IT?拓展至業務,由被動變為主動。
?
申成鋼表示:“傳統IT管理技術和方法已經無法滿足數字化業務轉型,智能運維的普及會使我們管理整個IT生態系統的方式發生改變。”世紀互聯將不斷專注于為客戶提供高效、智能的運維解決方案,通過智能運維及企業服務的一體化管理,為企業提供專業的運維服務,將CIO和IT部門從繁復耗時、容易出錯的基礎運維工作中徹底解放出來,專注于業務應用。
據了解,世紀互聯目前60%以上的員工都是運維人員,這也是世紀互聯二十多年來可以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的堅實保障。未來,更多的智能技術將取代人工運維服務,也會大幅度提升運維效率,為企業打造更安全、更高效的智慧托管家園。
?
基礎設施即服務
談及IT基礎設施,申成鋼表示,要從兩個維度來看,傳統的數據中心往往注重的是最基層的基礎設施,而更廣義的基礎設施包含了數據中心、網絡、硬件,乃至IaaS這種軟件層級的融合。
?
申成鋼指出,在基礎設施的服務上,必須建立一個合作伙伴的生態體系。任何一家服務商靠一己之力,也不可能從整個IT基礎設施方面去提供所有的服務。“我們需要建設一種合作伙伴的深層體系,幫助我們的用戶去打造一個可擴展的、靈活的基礎設施服務。”申成剛如是說。
?
基于此,世紀互聯正在對自身的服務能力作出改變。面對越來越復雜的IT架構,面對企業對數字化轉型要求的提升,必須對現有的服務團隊進行升級和培訓,加強整體能力建設。隨著云計算、AI等新技術的迅猛發展,分布式計算資源的部署和自動化運維將成為未來世紀互聯在基礎設施層面上發展的重心。
?
說到IaaS就不能不提及世紀互聯與英特爾的合作。雙方合作由來已久,世紀互聯通常會率先試用最新的英特爾處理器,充分利用新平臺的特性,試圖提供差異化服務到客戶群。最值得關注的指標是:第一,通過對功耗和服務器溫度的優化,可以使得云數據中心減少20%的用電量,減少成本支出;第二,采用新平臺提升技術支持,部署更大數量的云主機,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有助于降低總體成本,提升世紀互聯云平臺的市場競爭力。
?
在英特爾至強可擴展處理器的幫助下,世紀互聯增加了其設計服務的多樣化,并推出裸金屬服務器,包括標準型、高IO型、高性能存儲型等多款產品。另外,為了支撐特定用戶需要,實現在高性能計算合作業務中的計算能力,世紀互聯還使用了英特爾的一些高性能芯片。
?
此外,世紀互聯云平臺還使用了英特爾消費級PCI-e固態硬盤,極大地提升了平臺數據處理能力,滿足了企業級客戶高IOPS的在線數據交易系統的嚴苛要求,又能在分布式架構中,提供高速緩存能力,替代昂貴的內存硬件,降低云平臺投入成本,提升平臺市場競爭力。
申成鋼表示:“我們正在探討和英特爾更深度的合作,未來希望在大數據和AI方面有進一步推動。” 未來,世紀互聯在為高速成長的互聯網客戶服務的同時,也將為更多企業級客戶、頭部客戶、公有云客戶等提供定制批發數據中心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