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數據為人民,我的數據我做主”。6月20日,由人民日報、人民網旗下“黨管數據”理論和實踐平臺——人民數據和世紀互聯傾力打造的“人民數保”平臺正式上線。這是我國首個個人信息保護與確權服務平臺,旨在保護個人數據不被非法亂用的同時,實現數據精準確權、授權、流轉及二次開發,將個人數據權利還歸個人,讓數據真正取用于民、造福于民,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數字化紅利。同時,作為“人民數保”平臺在全國落地的抓手,“數據強國工程暨百城千縣計劃”也于同日啟動。
去年11月1日,《個人信息保護法》正式實施,明確規定個人有權向個人信息處理者查閱、復制其個人信息。這為個人信息流轉提供了新的方向,將開啟以個人大數據產業發展為標志的新階段。同時,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倒逼著對數據進行確權。數據確權已然成為實現數據安全有序流動和數據資產化的重要前提,建立健全的數據產權制度在數字經濟時代成為大勢所趨。
遵循并作為《個人信息保護法》的行權工具,人民數保平臺將通過個人用戶二次數據上鏈,確保身份數據、內容數據、行為數據的安全、可信和不可篡改,提供數據授權、認證、計費,實現個人數字身份和個人數據資產的全環節審核、授權、存證、確權、流轉及二次開發的新型信息基礎服務。
據人民數保相關負責人介紹,人民數保為個人用戶的數據保護和數據遷移提供安全便捷的工具和通道。通過公開透明規范協議接口的方式打通人民數保與各大互聯網平臺,基于區塊鏈、智能合約、數據上鏈等核心技術,保障個人用戶對數據充分授權前提下,將個人用戶在各平臺上產生的“一次數據”轉換為可合法合規流通的“二次數據”,并為每個人提供“我的數據我做主”的個人數據中心(PDC)。
據介紹,人民數保基于數據權限管理和資源調度機制,利用區塊鏈技術,既防止數據濫用、盜用、泄露,又提供了數據共享的酬勞分配機制,確保了數據消費者在請求、授權和行權過程中的責權清晰,從而促進數據消費者對所授權數據的利用和價值挖掘,實現了從數據資源到數據資產乃至數據資本的發展。
人民數據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人民數保”將通過“數據強國工程百城千縣計劃”,聯合政府、企業聚合更多數據資源,對城市全域數據進行全面匯聚、全量存儲、全鏈確權和全程治理,打造“城市數據銀行”,真正把數據激“活”,釋放數據生產力,為經濟創新發展貢獻數字力量,讓數字經濟發展更加健康普惠。
據了解,“數據強國工程暨百城千縣計劃”(以下簡稱“工程”)也于今日正式啟動。該工程已組建百億產業資金,將通過“1+1+N”模式(即1個基礎設施——城市人民云;1個基礎應用——人民數保;以及基于數據要素的N個產業數字化服務),聯合百城千縣,打造數據治理共同體,落實“黨管數據,服務人民”的宗旨。
通過“數據強國工程暨百城千縣計劃”,人民數據還將建設、整合全國、城市的數據、算力、網絡、數據中心等要素,打造新一代網絡空間信息基礎設施——超互聯新算力網絡,旨在基于共建共享理念和區塊鏈技術,建設原創引領、超大規模分布式、鏈網智能計算新基建平臺,提供全新的網絡連接和算力供給,構建新時代數據強國底座。
掃描下方二維碼
下載《“數據強國工程百城千縣計劃”首批節點城市申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