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由中國通信學會指導,江蘇省未來網絡創新研究院主辦,SDNLAB承辦的首屆中國云網絡峰會在京舉行。現場匯聚業界知名的專家學者、領先企業決策者與高層技術管理者。世紀互聯作為中國領先的第三方中立數據中心運營商之一,以云網技術深度融合為依托,圍繞混合云部署、業務多活和快速上云等應用場景,與現場嘉賓共同探討云網絡生態發展與時代風向。
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創新技術的交叉融合應用發展,驅動云網絡的技術范疇不斷的延伸,形成了覆蓋云接入、云內互聯、云間互聯的網絡連接范式。同時,云網絡的服務形式也從單一的基礎設施支撐向業務強融合的方向進行革新。新冠疫情加速推動了企業上云的步伐,讓云網絡的服務需求進一步的聚集乃至爆發,加之新基建、內外雙循環的政策指引趨勢,云網絡迎來了全新的行業審視階段。
在題為《云網融合下的數據中心網絡演進》的主題演講中,世紀互聯解決方案架構師徐頡從全球混合云發展趨勢談起,引出數據中心網絡架構主要經歷的四個發展階段:從早期的“獨立IDC -多線”與單個數據中心、多個運營商單線對接,用戶托管服務需配置多個IP,自行調度去往各個運營商網絡的流量;過渡到“獨立IDC – BGP”,通過引入BGP為用戶提供便捷的互聯網接入,用戶托管服務只需配置1個IP,就能以最佳路由分發給全網用戶;再到 “IDC集群互聯”,各地域數據中心通過DCI骨干實現高速互聯,用戶業務可以進行分布式部署;直到現在的“混合云IDC”,在多個地域數據中心構建多云連接和SD-WAN接入網絡,實現網絡全連接,幫助用戶快速上云。
在混合云數據中心架構的網絡部署過程中,網絡連接通常以VPN、專線方式為主,會受到成本較高、交付部署慢及網絡監控體驗不佳等方面約束。世紀互聯打造的新一代混合云數據中心網絡架構通過SD-WAN技術,在提高可靠性,降低成本的同時還提供全方位的網絡互聯互通服務能力,助力企業實現入網即入云。此外,世紀互聯提供的混合云服務不僅是把用戶與前臺、后臺和中臺連接起來,更實現了通過云連接、多云管理門戶服務等將私有云、主流公有云平臺連接、納管,做到真正意義上多云的資源融合、配置管理和可視化的運營,幫助企業降本增效,更好地支持企業的數字化轉型。
在對世紀互聯特有的混合云數據中心網絡服務模式,即云連接、數據中心互聯、云接入與互聯網接入的架構特點、業務場景、網絡需求、價值意義等方面作了全面詳細的介紹后,徐頡提到,在混合云部署場景下,用戶可以選擇把核心數據部署在數據中心,把業務前端部署在公有云,利用公有云的彈性伸縮和負載均衡服務實現業務彈性擴容。基于CDN的網絡分發能力,用戶可以選擇把大部分業務部署在數據中心,利用公有云的彈性帶寬和DDOS高防能力對業務進行安全保護。甚至將部署在混合云數據中心的私有云業務進行機房空間靈活定制,包括電力、機柜等,以及計算、存儲等IT資源。
勇立數字化轉型的潮頭,世紀互聯積極做網絡空間基礎設施服務的先行者和引領者,以自身的實踐和能力,充分發揮云網融合優勢,推動5G、大型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等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為各行業提供全場景的云網服務,賦能全社會向數字經濟轉型,不斷釋放出新的經濟動能和社會價值。